弱视是一种严重损害儿童视力功能的常见病,直接影响双眼视觉功能的发育,在普通人群中,弱视的发病率约2.8%,在我国,保守估计弱视患者达4千万之多,儿童约占25%。
屈光参差是造成弱视的原因之一,即两眼屈光度相差大于250度,常因患儿单眼视力正常而不容易早期发现,造成儿童视力发育障碍,双眼单视受损。成因大多为先天性,后天成因包括眼球外伤、角膜病变、白内障等。
两眼屈光度不同,在两眼成像大小也不一样,两眼每相差25度,则成像差0.5%,当两眼相差大于5%时则难以融合成为一个像。
当青少年出现这种现象,尤其6岁以下的儿童,因其视觉发育系统未稳定,很容易产生弱视。在很多情形下,由于一眼视力良好,虽然另一眼视力逐渐低落,但患者感觉不到视力障碍,屈光参差症状很容易被忽略。
治疗方法应以戴镜为主,辅以弱视训练,大部分患者能够很快接受适应,少数人会有不良适应。
另外,也可选择隐形眼镜矫正,以避免棱镜效应的影响,对帮助控制成像大小很有益处,隐形眼镜建议首选RGP镜片,其定位好、成像质量更高。
一般认为3岁以前为视觉发育关键期、3~10岁为敏感期。屈光参差性弱视多发生在6岁以前,从治疗观点出发,6岁以下儿童的治愈率高,且疗效巩固。
所以儿童弱视应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