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_error] 近日,一名张姓大哥感觉自己的视力明显下降了许多,即使是戴眼镜也无法看清事物,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原来是因为每天晚上拿手机刷“朋友圈”刷出了高度近视。无独有偶,市民李阿姨就是典型。去年她刚退休,闲下来的生活刚开始还有点不适应。为了不和社会脱节,她每天要花上大量时间在微信聊天和刷朋友圈上。“看到一些好的文章,就想分享给家人和小姐妹。”李阿姨感慨道,微信真是个好东西,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睡前必备的活动就是刷一遍朋友圈。
“我以前可是飞行员的视力,两只眼睛裸视都有2.0呢。可是最近不知道怎么的,眼睛好难受。”说话间,李阿姨就揉了好几次眼睛。通过视力检测,她的视力竟然跌到了0.6。
那么,哪些近视的传闻是真的,那些是谣言呢?[/v_error]
用电脑对眼睛不好?
专家解读:我们的角膜并不直接接触空气,它的表面覆盖着泪膜。泪膜给角膜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保持视物清晰,可惜它并不持久,正常人睁大眼睛10秒钟泪膜就会破裂,而重新涂匀泪膜就要依靠眨眼。正常人无意识的眨眼率,在安静时约为17次/分,看电脑时为14.9次/分,阅读时也会降到1.4~14.4次/分。泪膜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它的厚度就会变薄,容易挥发和破裂,角膜干燥、缺氧,进而出现眼干、视物模糊等视疲劳症状。这种视物模糊是一过性的,滴一滴人工泪液就可以得到缓解。
眼镜度数不当会伤害眼睛?
专家解读:近视无法治愈,不过可以通过框架眼镜、隐形眼镜、激光手术等方法矫正视力,改善视觉质量。近视以后,特别是高度近视人群,眼睛会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无法逆转,因此每年需要散瞳检查眼底。别被那些《民间食疗偏方防治近视眼》、《XX天摘掉眼镜》、《恢复视力法(500度以下)》、《飞行员提高视力的办法》虚假信息误导了。
戴眼镜会造成“依赖”?
专家解读:近视人群应该深有体会,摘下眼镜后,看着模糊的世界很不习惯,影响表现力,可能会有不自信和不安全感。这是大脑的警惕表现,而不是“成瘾”现象。近视的眼睛本来就需要矫正,看远处模糊会给生活带来不方便,驾驶时不戴眼镜存在隐患,也容易视疲劳。白天可以全天都戴眼镜,也可以间歇地戴眼镜,这取决于大家的用眼习惯。
孩子们看电视离得近伤害眼睛?
专家解读:儿童视觉发育是由远视眼到正视眼的过程,当幼儿是远视眼时,近视力就像老花眼的老年人,看小字吃力,而此时的远视力尚未发育到1.0,所以坐远了看电视也不清楚。因此孩子们更喜欢贴近电视,看大号的视觉刺激。如果6岁以后的孩子还是常常凑电视机前面,一定要带孩子验光。
吃胡萝卜提高视力?
胡萝卜是种不错的蔬菜,但维持眼睛健康还需要补充其它维生素A。
近视人群不会得老花眼?
专家解读:近视人群得了老花眼以后,远视力没变化,如果不戴眼镜,看远还是模糊。抵消的是近视力的下降,如果之前戴100-200度的近视,看书可能就不需要戴老花镜了。如果是600度以上近视,看书时,书需要拿得更近。近视人群老年后会需要一副双光镜。
为何高度近视者不宜进行激烈运动?
[v_blue] 一般人认为,近视度数会影响视力的可见度与清晰度,但很少人知道,近视除了影响视力外,还决定眼轴的长度,而眼轴的长度会影响视网膜的厚薄度。
根据临床经验,相当多的高度近视是轴性近视,也就是眼轴被拉长。眼轴被拉长,就好像气球被吹大,气球壁会变薄,我们的视网膜也会变薄,它能承受的压力也就变小。如果患者参与打篮球等剧烈运动,并且发生冲撞,就容易使视网膜脱落,而视网膜脱落的直接后果就是失明。一般来说,近视度数每增加300度,眼球前后径约增加1毫米。因此,近视的度数越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越大。[/v_b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