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顾客的直观评价是验证一名验光师好坏的标准,其实也对,也不对。因为顾客不是专业的,有些验光师可能技术上一般但是表达能力很强,也就造成了顾客盲目的评价,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追星族。说的有点远了,镜缘轩就根据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来和大家聊聊这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自身过硬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下功夫学好专业的技术才是第一位的,也会顾客会被你繁杂的操作,高精尖的仪器还有甜言蜜语所迷惑,但是这也是一时的,笔者认识的一位老技师,只凭一个检影镜,就能给你配出舒服的眼镜,没有深厚的功底已经大量的实践,不可能做到这一步。一家餐馆最终能留住客人的永远是因为菜的味道好,验光师就如一家餐厅的厨师,“菜”做出来好不好吃,顾客都是知道的。因此,验光师的专业素养就是是所有好评的基础。
本站即将开辟一个新的栏目,就是验光案例分析,希望验光师们也能加入到这个网站中来,大家一起讨论,共同提高。

第二,用顾客能听懂的语言沟通
顾客能听懂才能理解你说的含义,不要满口都是专业的术语,把术语化作顾客能听懂的语言是每一个验光师都要注意的,至于如何组织语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对待。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如睫状肌痉挛怎么能通俗易懂的给顾客表达出来,并让他们明白怎么回事?
第三,要坚持原则,把合适的产品推荐给顾客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作为一名好的验光师,你有没有坚持住自己的原则,还是为了业绩直推贵的的,不推对的?明明不适合复古大镜架为了卖这副眼镜,违心的说适合,明明低折射率的镜片就能满足需求,为了业绩直接推高折镜片,成功了还沾沾自喜,认为顾客SB?还有一种情况,也是为了业绩,明明顾客更需要某种功能镜片,为了不跑单,推荐单光的,等等。
镜框是否好看不由验光师说了算,但镜框是否能匹配顾客的光度和使用用途,验光师可以说了算。买不买功能性镜片不有验光师决定,但好的验光师不会在明知道顾客需要功能性镜片的情况下,却担心销售不易达成而不做推荐。
因此,验光师会根据顾客的戴镜用途、光度和视功能情况、镜框尺寸类型等综合因素,做出一个最佳的配镜处方建议,这个配镜建议,是每个验光师都需要坚持的,即便最终选择由顾客决定,道理也一定要讲清楚。

第四,善于解决问题
作为一个半医半商的行业,尽管现在国家对眼镜从业人员标准从原来的持证上岗到现在没有门槛,但是作为验光师,在配镜的时候不能为了规避风险而把处方的决定权交给顾客,笔者曾遇到过不少类似的顾客,比如你明明验光的度数是近视500度,有些顾客讳疾忌医,觉得度数太高,往往会要求降低度数,这个时候你是坚持自己的处方还是按顾客的要求来?
笔者认为要坚持自己的处方,因为你才是专业的,但是这一点就这个处方要给顾客做一个全面的沟通,为什么要使用这个处方,要尽可能让顾客事先了解该配镜处方可能带来的短暂不适和长期效果,再基于检测结果和双方沟通情况的给出配镜处方。有问题要和顾客一起解决,事前事后都不要一边倒推给顾客。
这张图好熟悉呀。呵
哈哈 ,搞定上来的
✗微笑✗ 叔,你同时也是眼科医生吗
不是,我们和眼科医生的区别在于他们看病的,我们是利用光学设备给低视力的人提供清晰视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