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
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七年级的学生乔纳森·琼斯,他一直都生活在单调的“灰白”世界中,因为他从小就患有“色盲”。当校长把一幅色盲专用的眼镜给他时,在不知道这是什么眼镜的情况下,带上了眼镜的乔纳森瞬间就看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眼前的色彩是自己从来没见过的,这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当校长问乔纳森:感觉如何?乔纳森立马点头,然后竖起大拇指,接着泣不成声,哭了起来。
普通人无法感受乔纳森此时的感动,因为能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对他来说太精彩了,就像我们发现新大陆一样的心情。
如今乔纳森的哥哥和妈妈在网上发起了募捐,希望可以募集到更多的资金购买更多的色盲眼镜赠送给患有严重色盲的儿童。
事实上,我们平时所说的“色盲”只是色觉异常(色觉不足或色觉障碍)的一种。据统计,全球大约有三亿人群受到“色觉异常”的影响。
那么人类是如何分辨颜色?什么是色觉异常?它分别又有哪些类型?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色觉异常”
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
疑惑不解的道尔顿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对色彩的辨识有问题。
这个广为流传的“妈妈的袜子”故事中,显然存在很多不能完美解释的疑点;但是道尔顿的确是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并发表了第一篇相关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我们的眼睛不但能辨识物体的形状、大小,而且能辨别各种颜色;这种辨别颜色的能力叫做颜色视觉,也就是色觉。它是指人眼视网膜受不同波长光线刺激后产生的一种感觉,是视觉功能一个基本且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人眼中,视网膜上有两种承担光感受器的细胞,分别是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
其中,视椎细胞分成三种,分别对三种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更为敏感,即红色、蓝色和绿色光,这三种颜色被称为光三原色。
人眼可辨别颜色,就是这三种视椎细胞单独工作或两两、三种一起合作的结果,三种视锥细胞对不同波长的感知交叠,让我们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
有趣的是,在哺乳动物中,拥有三种视锥细胞的人类其实是个特例:包括狗在内的很多哺乳动物,只有两种视锥细胞;也就是说,它们都是“色盲”。但在一些这些动物面前,人类也都是“色盲”,因为有很多昆虫,比如蝴蝶,有三种以上的视锥细胞;皮皮虾有十二种视锥细胞!
色觉正常者能够准确地分辨各种颜色,先天遗传或后天眼病引起辨色力较差或丧失的现像称为色觉异常,经常会被大家称为的“色盲”。
临床上,色觉异常很常见,男性人群中大约有8%有色觉异常。按照来源不同,色觉异常分为先天性异常和获得性(后天性)色觉异常两大类。
大多数的色觉异常是先天性的,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的患病率(5-8%)比女性(<1%)要多。色盲多数是隔代遗传,为先天性。
根据色彩感受器的种类,可以分为三种色觉异常:即三色视者、二色视者和一色视者。
❶ 三色视者:正常人是三色视者,能够准确地分辨各种颜色。异常三色视者也有三种色光感受器,只是敏感光谱发生了偏移,即颜色匹配时所用的原色与正常人所用原色的波长有差异,匹配的结果与正常人不同。他们只对某些色调的辨别能力下降,因此又称为色弱,色弱又分为三种:红色弱、绿色弱、蓝色弱
色弱患者配色时,需要比色觉正常者更丰富的红、绿或蓝才能配出与色觉正常者接近的颜色。
❷ 二色视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色盲,此类人群视网膜上只有两种色光感受器,只能用两种原色来匹配所有的颜色,匹配结果和正常人相差很大,也分为三种:红色盲、绿色盲、蓝色盲。
二色视者中红色盲对红光的辨认敏感能力丧失。绿色盲、蓝色盲同理。
❸ 一色视者:一色视者是完全的色盲又称为全色盲,患病率约为0.002%-0.003%。在全色盲者看来,光谱没有色调,只有一条不同明暗的灰带,只能根据明度辨别物体。分为两种:
- 视杆细胞性全色盲者:视网膜缺少视椎细胞或视椎细胞功能完全丧失,主要靠视杆细胞起作用,又叫椎体盲。
- 视椎细胞性全色盲者:极其少见,有大量的视椎细胞以及正常视力,但只对高明度和高饱和度的颜色,有一点色觉感知。
值得注意的是,先天性色觉异常者往往不能发觉自己的色觉与众不同。因为色觉异常者多属于异常三色视者和二色视者,他们从正常人传授的视觉经验来学会用正常人同样的颜色命名来称呼自己所看见的颜色,而实际上这些颜色和正常人所看见不完全相同。
例如:一件红色的衣服,在红色盲眼里是土黄色的,但是其他人都用“红色”来命名这种颜色,就会导致他以为自己所见到的土黄色就是“红色”。所以,通过颜色命名去鉴别色觉异常不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色盲和色弱的区别
色盲人群是不能分辨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而色弱人群是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虽然能看到正常人所看到的颜色,但辨认颜色的能力迟缓或很差,在光线较暗时,有的几乎和色盲差不多,或表现为色觉疲劳,它与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严格区分。色盲与色弱以先天性因素为多见,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
在中国,对于申请驾驶证者的身体条件规定中,申请者的辨色力不能为红绿色盲,而对于红绿色弱则无限制。美国日本欧洲等绝大部分国家已经放开了小型车对色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