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的眼镜店里往往是直接验光和配镜,而在医院检查,儿童验光前一般都需要散瞳:
-“我们为什么要散瞳呢?”
-“我们家孩子去年散过瞳了,今年可不可以不散瞳了啊?”
-“散瞳是不是对眼睛有伤害啊?”
-“我家孩子散瞳后看近处反而更不清楚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其中的区别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说说散瞳验光的那些事。

什么是散瞳验光?
散瞳验光在医学上被称为睫状肌麻痹验光,是在验光前,使用睫状肌麻痹的药水或药膏,放松睫状肌,从而放松儿童的眼部调节,以便客观地检测眼睛的屈光性质与程度。散瞳的同时会出现瞳孔散大的现象,因此睫状肌麻痹验光也被称为“散瞳验光”。
为什么孩子需要散瞳?
散瞳的主要方式
一种是快速散瞳,每隔五分钟滴一次散瞳药水,连续滴六次后休息20分钟就可以做检查,过程大概需要1小时,散瞳后6-8小时恢复正常。这种散瞳药效时间短,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一般适用于大龄儿童及近视儿童等验光。
另一种是慢速散瞳,一般用阿托品眼药膏,医生开药后家长在家里给孩子点药,一天点三次,连续三天,第四天来医院验光,散瞳后需要两到三周的时间恢复正常。慢速散瞳能够使控制瞳孔收缩的肌肉充分麻痹,验光的结果会更准确。适合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患有斜视弱视的孩子。
散瞳有什么危害吗?
散瞳的目的是为了去除睫状肌的调节,充分暴露眼睛的真实屈光度数,是15岁以下青少年验光前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让睫状肌休息最好的方法。散瞳药的作用只是让睫状肌放松,瞳孔放大,就像让眼睛“休息”了一会儿一样。
因此散瞳验光不仅对眼睛没有危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对假性近视的一种治疗,对眼睛是有好处的。所以虽然15岁以下的青少年进行视光检查时都需要散瞳,家长们也不必过于担心。
散瞳为什么要经眼科医生检查?
每个孩子在散瞳前都需要经过眼科医生的检查,特别要注意外眼部周边前房的深浅以及眼底视乳头杯盘比(C/D),排除是否有青光眼的可能。
如果没有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草率的散瞳极易引起眼内压的升高,导致青光眼的发作;另外,散瞳前的眼部检查也是排除其他眼部器质性病变的重要过程,如检查屈光间质的清晰情况,检查眼底情况,这样更有利于判断。
散瞳后的注意事项
- 如果采取滴用阿托品进行散瞳,需在点药后压迫泪囊区10~15分钟,可避免药物过多吸收引起不良反应;
- 少数病人对阿托品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有眼部充血,眼部出现皮疹及眼睑肿胀,全身皮疹等表现,要立即停止用药;
- 散瞳后视近物模糊,不宜看书,写字;
- 用药后可能出现畏光症状。户外活动光线过强时,应佩戴墨镜长舌帽,成人散瞳后应注意眼压有无升高的变化;
- 散瞳期间由于视近模糊,对小孩要注意看护以免碰伤,如果孩子患有严重心脏病及原诊断有青光眼的,请家长慎用;
- 散瞳后如出现颜面潮红,口渴现象,这些副作用大多在4~5个小时左右随着药效的消失而自行减退,一般无需特别处理,可试着喝点水,休息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