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视机用于检查
- 主观斜视角测定检查固定性斜视病人,将两张同时视画片,如大象和笼子,分别置于病人左右眼前。将健眼所对应的目镜筒指向水平方向“零位”处,然后让病人自己推动另镜筒直到使大象进笼子,此时该镜筒所对应的刻度值即是主观斜视角。镜筒向集合方向转动即是内斜,反之为外斜。
- 客观斜视角测定双眼镜筒置于“零位”,嘱病人双眼分别注视照明灯,检查者按动照明灯手动按键,交替熄灭、点亮照明灯,从目镜简出射的灯光将在病人角膜上形成映光点,检查者在镜筒上方或下方观察病人角膜上的映光点是否位于瞳孔中央。当灯光亮灭时,观察病人眼位(映光点)是否有移动,如眼位由外向内移动则为外斜视,由内向外移动为内斜视。然后固定一眼镜筒,再将另一镜筒出射的光点移动到瞳孔中心处,此时镜筒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即为客观斜视角若主观斜视角等于客观斜视角,证明其视网膜对应正常。如主观斜视角不等于客观斜视角,且主观斜视角小于客观斜视角5°以上者为异常视网膜对应,两者之差称为异常角。根据异常角,可以判断视网膜对应的性质。

- 眼位检查同视机除可在第一眼位进行检查外,还可在第二、第三眼位检查非共同性斜视、斜视手术后的眼球运动状态及A-V现象、眼肌麻痹所致的眼位偏斜、复视等。
- 双眼视功能检查可使用视功能画片来检查病人双眼视觉功能。
- 特殊检查如前面介绍的隐斜、Kappa角、后像、随机点立体视敏度、旁中心注视等检查。
2同视机用于治疗
同视机兼有检查及治疗两种功能,当检查出患有眼外肌或视功能疾病后,可利用该机进行治疗、康复训练。
- 脱离抑制,建立同时视 训练画片的选择根据视网膜抑制范围而定,以利于病人将画片进行重叠(融合)为宜,常用的训练方法有:
捕捉训练法:医师掌握置有笼子画片的镜筒,病人掌握有大象画片的镜筒,让病人推动手柄使大象水平移动进人笼子,当病人完成此步骤后,医师再将镜筒水平移动,嘱病人再移动镜筒,使大象再次进人笼子中,此时医师应稍停留片刻,以便受训者看清大象,但不能停留过久,以免再次出现抑制。这种方法利于刺激双眼,克服抑制,也有利于眼外肌的功能训练。
进出训练:让病人注视处于“零位”镜筒内的画片,如一个笼子,再让病人手推另一插入大象画片的镜筒,使象进入笼内,再继续沿原移动方向推插有大象画片的镜筒使大象离开笼子,其后再将镜筒返回,使得大象再次进入笼子内,如此反复训练。本法便于双眼接受刺激,脱离抑制。
侧方运动训练:本法是在象进入笼内后,将两支镜筒锁锁紧并拉开同步机构中心锁,推拉同步螺杆进行两支镜筒同步同向运动,让病人双眼跟随镜筒同步运动。
- 融合训练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画片。如融合力差者应选用图案简单、色调鲜明的融合画片。有中心抑制者应选用大角度的画片(如8° ~ 12°);小角度画片(1° ~ 3°)只刺激黄斑中心凹处。训练方法可采用捕捉及两支镜筒的同步异向运动方法。另外,采用立体视画片也有较好的效果。
- 矫正旁中心注视及弱视 采用海丁格刷及专用的光刷画片进行。先用标有不同视场角区域的同心圆画片测出病人旁中心注视的范围,然后用可变光阑配合逐步缩小视场,强制患眼逐步变为中心注视,一般要训练多次,并用有趣味性的光刷画片,如飞机螺旋桨图案,特殊的光刷加融合画片进行巩固训练,以巩固疗效。
- 矫正异常视网膜 对应选择小视场角的融合画片放于病人客观斜视角处,操纵画片照明灯自动闪烁装置,使两支镜筒交替点灭灯光,刺激两眼黄斑以清除抑制。先慢速闪烁,一旦脱离抑制,出现两张画片物像重合,再加快闪烁频率,直到两镜筒灯光同时开亮时病人仍感到物像重合。再用同时视画片,配以捕捉法,进出法加以巩固。
3参考书目:
- 《眼科器械学 第3版》,刘党会等著,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