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数字化技术广泛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几乎可以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传统视光产业也急需采取行动,寻找“风暴中的定心石”,更好地服务终端消费者,为已经到来的数字化革命做好准备。

视光业的定心石,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验光”这个核心技术。究竟什么是验光?消费者是否了解验光师在做什么?
验光是件复杂的事儿,一方面要评估多方因素,另外一方面还要能给客户传递这种技术服务的价值。我在日常工作中会使用多种检查和测试方法:视网膜检影、传统双眼视矫正、MKH 验光法、OEP21 步等,这些都是我常用的方法。
一个优秀的视光师要想真正帮助自己的客户,仅仅矫正屈光不正是远远不够的。
通常情况下,我会先给客户做一个详细的问诊,用不同的方法和话术,参考客户的主观陈述和客观检查结果,追踪他们的视力变化,所有这些信息对验光结果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不同的检查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我理解的验光师,不是简单地采取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而是面对不同的测量结果时,认真思考,综合衡量,最终确定哪个处方对客户来说是合适的。
×
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验光?
如果有客户问验光师,“你在验光室里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花那么长时间?”,有的验光师会说,“检查你的视力问题啊!”是的,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并非全部。
验光师要和客户一起做更多的事情,共同确定一个屈光值,确定一个帮助你看得更清楚、更舒适的验光处方。
为了找到一个合理的矫正值,验光师除了使用测试屈光度的传统方法外,还需要借助一些其他程序,对各种数值进行比较,同时还要考虑到客户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
如果我们能让客户明白,验光师所做的屈光检查并不是替代了一台设备来确定他的屈光不正,而是帮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能实现这个方案。我想,客户们就会明白,所谓的远程验光、智能手机的自助验光 APP,或者任何其他数码检查设备等,都只是对视光师验光结果的良好补充,并不能替代视光师经过综合评估而得出的完善的解决方案。
(本文更多详情,请阅读《焦点FOCUS》杂志2022年05期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