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是视光行业工作的重点,视光服务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将近视管理的实施与发展纳入考量之中。然而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不少从业者仍面临着缺乏相应的知识与经验、流程操作不熟练、专业技术不过关等难题。
如何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更好的验配服务,进而实现更好的近视管理效果?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般而言,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流程主要包括问诊建档、检查评估、结果分析、处方原则、个性化方案、参数测量、加工定配、取镜交付、复查随访、问题处理十个关键环节。详细具体的近视管理指导和规范的流程能够帮助从业者更好地服务目标消费者,让更多儿童青少年受益于有效的近视管理措施。
第一步:问诊建档
问诊建档是不可忽略的环节,也是验配合适镜片的基础。通过问诊建档了解、记录儿童近视发展的背景信息,能够更科学、有针对性地制定近视管理策略。
第二步:检查评估
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视觉检查评估,主要应开展旧镜检查、测量瞳距和瞳高、客观验光、主觉验光、测量眼部生物学参数、双眼视功能检查、眼健康检查等项目。
第三步:结果分析
解读报告时需要重点判断当下状态(根据单次检查结果,判断当下的眼轴长度处于哪种状态)和发展速度(根据多次检查结果,判断发展速度与正常速度相比是较快还是较慢)。
第四步:处方原则
对于无特殊视功能异常的儿童,应当保证足矫;对于特殊视功能状态的儿童,应在屈光检查后进行完整的双眼视检查,再进行判断。
第五步:个性化方案
在制定解决方案时,应结合个人的检查结果、生活习惯、用眼习惯,并形成完整的方案,其中包括产品的选择、必要的视功能训练以及后续的行为干预方案。
第六步:参数测量
配镜参数将会直接影响配戴感受和效果,在测量配戴参数前,需先将镜架调整至与配戴者面部轮廓相匹配的状态。
第七步:加工定配
在眼镜装配阶段,若能运用相应的方法和技巧,可将各环节的误差降到最低,减少偏差的累积,可最大程度提升眼镜的定配精度,使配戴更自然、舒适。
第八步:取镜交付
在验配过程中,家长容易忽略镜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行为干预建议等问题,为了帮助配戴者正确使用镜片,需要在取镜交付环节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告知,建议为顾客提供详细的镜片使用说明书。
第九步:复查随访
儿童青少年的屈光发育状态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变化,复查随访是追踪近视发展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每次复查的结果调整后续方案。
第十步:问题处理
由于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类镜片的特殊结构设计,其对最佳适用人群、验配流程、配戴规范均有一定要求,因此需要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和实现配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