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影验光的科学流程和注意事项

检影验光的科学流程和注意事项

检影验光全称为视网膜检影法(retinoscopy,skiascopy)是一种客观验光方法。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所发现。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眼时发现一个特殊运动的反光。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应用于临床。1884年Smith建议用检影(shadow test)这个名词。检影是一种他觉法测量眼屈光状态的方法。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掌握真谛。在现代验光技术中,检影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序。日本早稻田大学视光学教授大岛佑说,当今电脑全自动验光仪己风靡全世界,但在验光时还要强调和重视检影法。

检影验光的科学流程和注意事项

当我们距离被检者一米检影时,如:

⑴影动为逆动,初步判断是 -1.00DS以上近视,加负球镜中和以确定具体屈光度;

⑵影动不动,确定是 -1.00DS近视;

⑶影动为顺动,初步判断是 -1.00DS以下近视,或正视,或远视,加正球镜中和以确定具体屈光度。

检影验光的科学原理

检影验光法主要是依据透镜的共轭焦点定律。眼底视网膜与眼的远点呈共轭(焦点)的关系,由于视网膜反射出来的光线必结像于远点处。正视眼的远点位于无限远处,故反射出来的光线为平行光线l远视眼的远点在眼球后虚性空间,由眼底反射出来的光线为散开光线;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有限距离,眼底反射出来的光线为集合光线。

检影验光就是根据眼底视网膜反射出的光线移动情况,求出远点的位置而确定屈光状态的客观检查方法。而散光眼在互相成直角的两个轴位上有程度或性质不同的光线,不规则散光眼则呈重叠的集合映光。因此,懂得眼底视网膜是与眼的远点互成共轭焦点的关系,就不难理解检影验光的原理了。

检影验光的前期准备

一、验光室。供检影及验光的场所。分普通验光室和综合验光仪验光室两类。

1、普通验光室。面积最少为2.6X1.5米。通过平面反射镜将视力表至患眼距离5米。验光室宽度要能够放标准镜片箱和坐椅。最好验光室的空间大一些,有利放松调节。验光室不希望有杂乱无章的光线,最好不要有透明窗,用空调排气扇。只要视力表灯和验光室照明灯。检影时保持验光室半暗,不影响观察影动即可。验光室太亮,会看不准影动;太暗,易产生视疲劳和暗室性近视,影响检影的准确。

验光室的视力表挂在患者坐椅上方,1.0位置与患眼等高。照度200-400勒克斯。患者坐椅需柔软有扶手,并可调节高低。在检影时可以保持患者与验光师四眼在一水平。患者左侧或右侧置有托柜的标准镜片箱。侧面放一小写字台,验光师写处方用。验光师的坐椅可以旋转而无扶手,柔软而舒适。所有开关和验光工具伸手可及。验光师在工作时心情舒适而愉快,才能在检影时松弛调节,使检影准确。

2、综合验光仪验光室。综合验光仪验光室。长度3-5米,宽度不小于1.7米。验光室内放综合验光仪,侧面置投影视力表。对侧挂反光板,承接投影视标用。其它要求同普通验光室。综合验光仪是现代规范验光的标准和必备设备。推荐使用综合验光仪检影和验光。

二、视力表。普通验光室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综合验光仪配合使用投影视力表。

1、标准对数视力表。1990年5月1日,我国卫生部将标准对数视力表定为我国视力检查的法定视力表。它改进了国际标准视力表的缺点视标更准确了;每行视标大小相差1.259倍,更能反应视力的均衡变化;视力的记录改为5分记录法(与小数记录法同时使用),对视力的记录从盲到正常都可以用数字记录下来。

2、投影视力表。投影视力表,视力表?,(包括:E字表、C字表、数字表、字母表、儿童视力表等),双色试验图,散光表,蜂窝状视标,worth四点图,各种偏振视标,(包括:隐斜检查、注视视差检查、不等象检查、双眼平衡检查等)。

三、标准镜片箱或综合验光仪的镜片组合。

负球镜片:矫正近视,检测眼镜片。

正球镜片:矫正远视,矫老视,检测眼镜片。

正柱镜片:矫正远视散光,检测眼镜片。

负柱镜片,矫正近视散光,检查眼镜片。

棱镜片:矫正复视,检查斜视,训练眼外肌。

附件:

黑色遮盖片;遮盖未检查眼。

针孔片;鉴别眼病与屈光不正,提高最高矫正视力。

裂隙片;检查散光度与散光轴位。

十字片;测量瞳孔距离,调整试镜架。

红色滤色片;精调单光、双眼平衡、融合功能。

绿色滤色片;检查单光、双眼平衡、融合功能。

磨砂片;儿童遮盖未检查眼;避免恐惧感。

平光片;检查诈盲。

马氏杆(Maddox);检查隐性斜视。

±0。25交叉柱镜;检查散光、精调散光度与散光轴位。

±0。50交叉柱镜;精调单光,老视加入度检查。

四、检影镜。有两类:点状光检影镜和带状光检影镜。

1、点状光检影镜。从结构来看分两部分:镜头部分和镜柄部分。镜头部分由小电珠,聚光镜和45度平面反射镜组成;镜柄是电源部分,可以用电池或交流电。国产点状检影镜使用的是3V小电珠,选电珠特别重要,要形状圆,灯丝位置正。发出光线成圆团状。不能椭圆。圆点光直径不宜大,且清晰。45度平面反射镜镀膜质量要好,反射光线均匀,中间未镀膜小圆孔直径2mm,孔太大暗影就大,会影响影动的观察。最好镀膜用半透半反膜。检影镜发出光,无中间暗影,电珠与电源之间有一聚光透镜。将电珠发出光会聚,仍是散开光线。只是光束相对集中。电源要稳定。使用电池的检影镜虽然方便,但是检影镜亮度会因电池电压不足而变暗,影响检影。交流电能保持稳定的亮度。

2、带状光检影镜较复杂,总体也分为镜头部分和镜柄两部分。镜头部分有一电珠。电珠要特殊加工,灯丝是一直线状,发出光线为光带。45度反射镜要求较高。镜膜层既能反射又能透过光。如果只能镀反射膜,中间留一圆形不镀膜部分。不镀膜圆孔不宜大,只能2mm左右,孔太小影响观察,孔太大圆孔投影也会影响观察影动。最好是镀半透半反射膜(进口带状光检影镜),镀膜不需留无膜层小孔。聚光凸透镜(光源与电珠之间),与电珠之间距离可以改变。靠近电珠为散开光线,用于一般屈光不正检影和屈光系统混浊观察,增加电珠与聚光凸透镜距离可将检影镜出射光束变为会聚光线,用来检影高度屈光不正的近视或远视。中间距离可使检影出射光束为平行光线,投射在眼皮上为一狭窄细长光束,可以准确确定散光光轴。镜柄部是电源部分可携带3V电池或交流电,增加两种结构。

1,可改变电珠与聚光凸透镜距离的移动套管(上述)。

2,可改变检影镜出射光带360度位置的旋转套管。检影时可精确检查各子午线的屈光状态。

不论点状光检影镜还是带状光检影镜。其光路也分为两部分。入射光路:检影镜投射光线一般虽微散开状。于被检眼前1m、0.67m或0.5m远,投射至患眼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直到视网膜。这一光路为入射光路。入射光路受到屈光系统混浊的干扰。如角膜混浊,晶体混浊。玻璃体混浊等。不论屈光系统哪一部分混浊,都会影响视网膜的照度。再就是受到瞳孔大小的影响。(相当于孔径光阑)瞳孔大,入射光束宽,便于检影但易暴露眼的球面像差。瞳孔小则入射光束窄。不易准确观察影动。带状光检影镜可以改变入射光束的聚散。散光光线用来作常规检影,会聚光束作高屈光检影。平行光束用来精确散光轴。

反射光路:检影镜投射光线到达视网膜后。视网膜犹如平面反射镜。再将这一束光射回来。光束沿着原光束路径。从视网膜一玻璃体一晶状体一房水一角膜再到检影镜,从检影孔被验光师观察到。由于个体屈光状态差异。从眼底视网膜反射的光线可能平行、分散或会聚。摇动检影镜会发现光影的顺动、逆动或不动。在被检眼前添加一定消解镜片就可使影动中和,完成检影工作。

检影验光科学流程

检影验光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在检影验光中远点的位置与检影距离的位置关系

在实际检影验光中如果远点距离等于检影距离,那么此时应该看到的是逆动像,而非中和像。

由图可以看出,如果远点位置在一米处,而检影位置也在一米处时光线经过检查者的屈光系统后成像与视网膜前,由检影原理可知,此时的影动应为逆动。只有检影距离向前移动至焦点正好成像于视网膜上时影动才能变为不动。所以检影距离应小于远点距离。

例如,远点的位置在一米处,要想看到中和像那么检影距离必须小于一米,此时的检影距离大约在92~94cm 的位置上。因此,当你对检影距离与加光感到有疑问的时候千万不必紧张,这只是一个正常的光学现象而已。因此,动态检影中视标的位置应大于检影的距离,例如放在检影镜的筒身下方。

(2)在检影验光时可能会出现一种假影动。

(3)剪动。剪动是一种特殊的影动它的中和较为特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验光技术

作好这些准备,让你的验光更加准确

2017-11-9 21:42:58

验光技术

综合验光仪使用方法及雾视验光技巧

2017-11-23 21:21:15

免费配眼镜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